黄帝内针简介

黄帝内针(以下简称内针)源自《黄帝内经》,一直以“代代单传”的形式隐行民间,往上追溯有名可考的就超过十多代。此针法以“六经辨证、易学高效、特别安全”为特色,真正符合“其刺易用难忘,其效则每能如拔刺、如雪污、如决闭、如解结”的传统针灸之特点。


内针当代传人杨真海先生在历代传承的基础上,通过十余年的凝炼提升,使内针更安全、更有效、更便于掌握。尤为珍贵的是,杨真海先生打破“代代单传”的规矩,决定广传此针以济大众。于2016年出版了由其传讲、知名中医学者刘力红教授整理的《黄帝内针》一书,将内针心法和盘托出。到目前已先后传授弟子、学员3000余名,读者人群更是已有数万之众。


合影300200.png



黄帝内针特点及其应用

 

张三针


黄帝内针流传久远,属道家一系,迄今有名可考的传人有十多位。经黄帝内针传人杨真海先生多年求索习研,逐渐形成比较完备的黄帝内针理法方针体系。


2016年初,由黄帝内针传人杨真海先生传讲、黄帝内针传承弟子刘力红先生整理的《黄帝内针》一书正式公开出版。该针法一经推广,深受专业人士、广大中医爱好者喜爱和好评,逐渐在全国多地形成良好的学用氛围。


黄帝内针最大的特色是简易、安全、方便、高效。


所谓简易,就是不管有没有中医基础知识,有没有医学专业底子,经过较短时间的培训学习,就可以掌握黄帝内针的基本操作要领,并能有效对治大部分普通病症。


所谓安全,就是黄帝内针用针范围严格限定在肘膝以下,患处以及肘膝以上和整个躯干、头部禁针,尽最大可能把针治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。


所谓方便,就是不需要特定的场地和设施,简单消毒处理后即可进针。进针后不用提插捻转,不讲得气与否,完全靠“天之道”来“损有余而补不足”。


所谓高效,就是指黄帝内针的疗效不是在他时他刻,而是在即时即刻,特别是对于一些常见痛症,大多是针入症失。


黄帝内针就其单纯的技法而言,已简至不能再简;而其效又甚宏,可以用立竿见影来描述,完全符合《灵枢》“九针十二原 ”提到的“易用难忘”和“犹拔刺也、犹雪污也、犹解结也、犹决闭也” 这两个特点。


黄帝内针的理论出处来自于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的“阴阳应象大论”,“故善用针者,从阴引阳,从阳引阴,以右治左,以左治右,以我知彼,以表知里,以观过与不及之理,见微得过,用之不殆”,“阳病治阴,阴病治阳,定其血气,各守其乡”。这是黄帝内针的要中之要、典中之典,是全部黄帝内针的口诀。


这些理论集中体现在黄帝内针的“四总则”。“四总则”是黄帝内针临证下手的原则,其主要内容是:总则一,上病下治、下病上治;总则二,左病右治、右病左治;总则三,同气相求;总则四,阴阳倒换求。


总则一、总则二沿用了《素问》的说法,除了“阴阳应象大论”,“缪刺论”也有类似提及。上病下治、下病上治,左病右治、右病左治,其实就是阴病治阳、阳病治阴。上下、左右可以分阴阳,前后、内外等也可分阴阳。而阳中又有阴、阴中又有阳,阴阳实则无限可分,这给黄帝内针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。


总则三同气相求,主要是指三焦同气和经络同气两个部分。


三焦是黄帝内针针法的定位原则。《易经·系辞传》有段话:“易之为书也,广大悉备。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。兼三才而两之故六,六者非他也,三才之道也”。三焦的概念与传统中医所指的六腑之一有所不同,此处的三焦主要来自于三才,即上焦应天,中焦应人,下焦应地。


三焦对应到人体躯干,大致而言,上焦是心窝鸠尾以上的区域,中焦是鸠尾至肚脐神阙的区域,下焦是神阙以下的区域。对应到四肢,上焦是腕踝区域,中焦是肘膝区域,下焦是肩胯区域。这些只是一个大致的区分,实际情况是三才一体,分之不可分,合又不胜合,总是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


三焦同气,就是上与上同,中与中同,下与下同。比如腕和踝就是上焦同气,肘和膝就是中焦同气,肩和胯就是下焦同气。同气相求,就是腕部的问题,可以到踝部寻求解决方针;踝部的问题,可以到腕部寻求解决方针。肘膝、肩胯包括其他三焦同气对应关系,都以此类推。


经络同气指的是同名经同气,经名如果相同,其气亦同。比如阳明经,不论是手阳明还是足阳明,都属同气。同理如太阴经,无论是手太阴还是足太阴,都属同气。十二经的其余八经,均以此类推。


求同名经同气,就是某条经上的问题,可以到相对应的同名经上寻求解决方针。比如手阳明经某循行区域出现状况,不管是痛还是别的什么,可以到相对应的手阳明区域寻求解决方针,也可以到相对应的足阳明区域寻求解决方针,这都属于同气相求,有求自然有应。


同名经同气属于大同气,单依这个同气还不能确定方针,需要继续往下求,进入更具体的层面,就是三焦同气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三焦同气和经络同气往往是互参互求。


总则四为阴阳倒换求,这是黄帝内针的一个特点。考虑到方便和安全的因素,黄帝内针取穴范围严格限制在肘膝以下,那么下焦,比如肩胯的问题就难以解决。阴阳倒换求,就是再巧妙地用一次“下病上取”,将肩胯等下焦的问题,全部倒换到上焦来寻求解决方针。


四总则是紧密联系、互为参求的一个整体,熟练运用并融合四总则,便能法无定法、随处下针、应手而效。


《易经·系辞传》言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。继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。仁者见之谓之仁,智者见之为之智,百姓日用而不知,故君子之道鲜矣。” 


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“阴阳应象大论”云:“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生杀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。治病必求于本。”


天地之道、万物之纲纪,在宏观上包揽无余;变化之父母、生杀之本始,则在微观上兜了底。一切的变化,都是阴阳所生。那么,改变阴阳、调整阴阳也就会影响变化。


所谓治病必求于本,一般的理解就是治病必须求到阴阳的层面,才叫治本,也就是要找到本始,找到变化之由来。


黄帝内针四总则,贯穿其间的就是阴阳的变化。上下、左右、前后、内外等,这些都是阴阳平实化的表现形式。上下、左右、前后、内外位置不同,阴阳也就不同,那么,产生出来的变化、作用、影响都会不同。


《伤寒论》云:“观其脉证,知犯何逆,随证治之”。在具体的应用形式上,黄帝内针的落脚是随证治之,而不是随病治之,更不是随指标治之。重点不在病上,不在脉上,而是在证上。


证是患者对身体的综合表达,这个表达既包括了症,也就是疾病的表现,也包括了病因,同时还隐含着对问题所给出的自治方案。因此,证实际上涵括了病证、病因、病治,是三合一。


证与症的含义不完全相同,过去更多的是用证,证可以包含症的内涵,而症则未必能够包含证。


为便于大家理解和把握,黄帝内针把证(症)分为定位和定性两种。


所谓可以定位的证(症),是指机体能够感受到的异常,而机体常见的证(症)不外酸、麻、胀、痛、痒、热、寒等,当然还有二便的异常、饮食的异常、呼吸的异常、睡眠的异常等等。这些证(症)一般限于局部,可以根据经络的循行部位,运用四总则来寻求解决方针。


所谓需要定性的证(症),是指像失眠、恶寒、发热等不能清晰定位的证(症),需求助于《黄帝内经》《伤寒论》等经典来确定。


黄帝内针把这些证(症)作为上下、左右、前后、内外的一端,通过三焦同气和经络同气互参互求这个方法,在证(症)所对应的另一端寻求阿是穴或同气对应点,也就是“上病下治、下病上治,左病右治、右病左治”,从而实现改变阴阳、调整阴阳的目的。


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在“异法方宜论”举出了砭石、九针、毒药、灸焫、导引按跷这五种常用的治法,常称其为中医的五术。术虽分五,但都是围绕如何调摄阴阳而展开。


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的“平人气象论”曰:“平人者,不病也”。平人就是平和之人,或和平之人。不病亦即健康的状态。


阴阳层面出了问题,就会导致疾病,而这个问题的症结就是不平。不平亦即不和。故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在谈到治疗时反复强调,“无问其病,以平为期”。


医圣张仲景在《伤寒论》第58条有一类似提法:“凡病,若吐、若下、若发汗、若亡血、若亡津液,阴阳自和者必自愈。”黄帝内针取穴下针的唯一目的,就是实现阴阳自和。


阴阳自和实际上就是以平为期,平自哪来?何以自和?因为有中,有中则能平。有中则有和。《道德经》云,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”。中医的基本精神是中和,这不仅是黄帝内针的主轴,也是中医的主轴。


中乃天下之大本,也是阴阳自和的前提,是生命乃至世界最最重要的东西。所以,生命的养护或疾病的调治,关键看能否通过用其中而促进阴阳自和。


用其中在于执其两,两是什么?两就是对,亦是双,故曰成双成对。所以这个两,这个两端,实质上亦就是左右、上下,亦就是阴阳。


具体而言,比如病表现在左可视为一端,那么治必须在另一端的右,这才构成了两。因此,以右治左、以左治右才符合执其两端的原则。只有符合了这个原则,才能实现用中的目的。黄帝内针四总则充分体现了执其两端、开显中用这一核心要义。


执两用中是黄帝内针的全部奥妙,古人讲法无定法、万法归宗,归宗亦是归中。于针道而言,或一针,或两针,或多针,亦是数之可一,推之可十,数之可十,推之可百,百之大犹不可胜数,然其要一也。这个一就是归中,能归中者,十针百针、针针皆道,不能归中,即便一针,亦是多余。


内针不提手法与补泻,因为内针的补泻由中来实现。中是自然,也是天道。《老子·七十七章》云:“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”。有余损之为泻,不足补之为补。天道的补泻是自然而然,只要中的作用起来了,补泻便自然天成,毋假人力。


《系辞传》云:“易,无思也,无为也,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。”黄帝内针除了讲究同气相求,还十分注重异气相感。强调通过感而实现机体阴阳的自和,通过感而促进自身阴阳的互生、互化、互通、互用,从而达成上以养心、中以养身、下以疗疾,三医和合的境界。


黄帝内针在具体的用针形式上,明确了“六三二一”规范,“六”即是辨明三阴三阳;“三”即是明确上中下三焦定位,“二”即是分清上下左右,“一”就是在患处症状相对应的同气区域寻找阿是穴。


“六三二一”规范简单明了,充分体现了黄帝内针四总则的内在要旨,并因其易掌握、可操作、实用性强而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和推广应用。


黄帝内针坚持整体施治、辨证论治,在临床上不仅对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椎病、坐骨神经痛、膝关节疼痛、痛风等常见痛症往往有针到痛除的疗效,对中风后遗症、面瘫、三叉神经痛、胃炎、哮喘、咳嗽、咽炎、鼻炎、感冒、发热、乳腺增生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失眠、耳鸣、更年期综合征、近视、荨麻疹、湿疹、牛皮癣等各类常见病及疑难杂症也有较好疗效。


在当前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,在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环境下,黄帝内针也将以其至简至深的特点走进千家万户,真正成为“上以疗君亲之疾,下以救贫贱之厄,中以保身长全,以养其生”的和平使者。

黄帝内针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 加关注